7月的一天,随着三辆重卡驶上右侧车道,东海大桥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管理措施开始实施。与此同时,上汽友道智途“5G+L4智能重卡”队列跟驰“减员化”运营测试正式启动。CEO王瑞说,将在东海大桥逐步走向全场景无人化,“五辆车的编组,一共要10个安全员。前几年我们减到了5个,到年底我们会再减3个。”很快,其他司机们就能看见空无一人的重卡在大桥上疾驰。
在许多行业资深人士看来,自动驾驶探索的里程碑式节点、国内首次在开放道路上开展的减员测试落在临港新片区,似乎是一种必然。背靠上汽研发团队的友道、纳斯达克上市的图森未来、AI界的新巨头商汤科技,以及一众大小自动驾驶企业,纷纷选择临港,不仅是看中这里政策有优势、场景够丰富。
在临港,AI、汽车、芯片三大关联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,也开始发挥作用。
最好的测试环境
背靠上汽十年来的技术积累,搭载了自研全栈自动驾驶系统的友道智途智能车辆能轻松应对港口、物流园区里的各类场景。在洋山港、外高桥、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、曹妃甸散货码头等全国各地,友道智途通过“赛马”获得了大量商业订单。
商业化成效显著:一辆友道智途AIV(无人纯电智能平板转运车)运营一年,能省下3个司机的成本,大约五六十万元。在运输行业,人力占了成本的大头。这让市场更直观地看到了自动驾驶的前景。
但在从前,商业化运营很难实现。“这些年我们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,就是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。不允许做收费的运营、不允许去掉安全员……”王瑞说,“一来,这会限制技术更进一步。其次,商业化价值不明显,不利于企业快速持续发展。”
在临港新片区,政策限制接连突破。友道智途不仅能提供收费运力服务,还能逐步省下司机安全员的成本。三年来,友道智途的测试里程已达到280万公里。2021年,他们在东海大桥上转运了4.08万个标准集装箱。今年,这个数字翻个倍可能还不止。
对自动驾驶企业而言,测试里程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。业界普遍认为,在解决底层架构和大部分技术问题后,自动驾驶系统只能通过机器学习不断地测试、训练、迭代、更新智能算法,直到所有未被预先考量的边缘场景全都涌现,才能攻坚“最后5%”长尾问题,真正趋向成熟。
因此,洋山港和东海大桥成为自动驾驶企业天然的“摇篮”。四期港口、三十多公里长的大桥,涵盖了巡库、过闸机、变道、上下匝道……王瑞认为,临港新片区的场景最丰富、最复杂,在这里进行路测,能使算法高效优化。图森未来的工程师们也认为,在临港测试了25万公里后,的确发现了不少能帮助改良算法的场景。
譬如,雨天道路限速动态调低至60公里/小时,自动驾驶算法遵守交规主动降速,但其他车辆仍以80码行驶。“严格按限速行驶的话,一路上不断有后车变道超车,会不会反而不安全?”工程师说,“只有不断测试,才能找到这类场景下的最优解。”
别处找不到的便利性
“我们正走出上海,走向全国。但我常跟团队说,临港是我们的大本营。”王瑞说,“商业化让友道智途驶上发展快车道,而临港新片区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环境。”
他告诉记者,友道智途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,都是在主机厂里完成前装,再以整车的形式售卖、租赁或提供订阅服务。前装的可靠性更高,因此也是多数自动驾驶企业的选择。这意味着,这些企业必须与车企深度合作,而坐拥特斯拉、上汽、智己等多家主机厂且整车产量占全市1/4的临港,无疑更符合它们的需求。
此外,芯片是AI的物理基础,而临港拥有投资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。芯片设计、制造、材料、装备、封测等各个领域160多家企业落户特色园区“东方芯港”,初步构建起了全产业链体系。
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认为,关联性强的几大产业集中于一个区域,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,形成完整的内循环。全球闻名的硅谷提供了成功的样板:这座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,汇聚了集成电路、计算机、互联网等领域的龙头企业。产业间的关系一如产品间的关系:软件依存于芯片等硬件,而硬件也需要软件赋予其价值。
在临港新片区,三大产业集群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协同效应,催化了自动驾驶和其他交叉终端产品的蓬勃发展。
去年5月,一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,延锋汽车项目落地临港。3个月后,延锋又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谅解备忘录,目标打造延锋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智能座舱产品、内饰和座椅零部件产品研制和出口基地。
“最早吸引延锋的是临港的主机厂。在客户周边布局内饰、座椅项目,无疑能节省物流成本、提升供应链稳定性。”延电科技股份总经理代凤朕说,“而在首发项目运转期间,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里,发现了更多吸引我们的优势,才决定扩大投资。”
代凤朕透露,延锋的汽车电子、智能座舱等项目是“芯片大户”,系统集成开发等都是基于芯片。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,本地就近的芯片供应商能带来举重若轻的战略优势。此外,智能座舱业务需要高度协同开发,在每一个节点、每一步,都需要多方密切配合。“我们的客户、供应商和我们自己都在临港,互相离得很近。在某个开发节点遇到问题,一个电话,对方的工程师20分钟就赶到我们的实验室了。这种便利性,在别处找不到。”
新终端带动产业联合
在临港,AI、汽车、芯片三大产业还有更多交叉产物。代凤朕举了个例子:“每天中午在园区里,我都能看到许多人回车里休息甚至午睡。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正从交通工具逐渐转变为生活场景,人工智能在车内的应用无疑也将越来越多。”
高端人才在产业间流动的情况也会更频繁。王瑞表示,随着研发深入,友道智途将需要越来越多汽车等跨产业的人才。代凤朕则说,临港的AI行业人才特别多,这正是汽车电子、智能座舱等项目所需要的。
临港新片区也非常重视产业协同发展。此前宣布汽车产业产值破千亿后,管委会领导就进一步明确,将重点主攻电动底盘、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、智能云服务等领域。近日发布的行动方案白皮书更是提出,将建设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,以产品需求为导向,龙头企业整合多产业、上下游企业资源,共同开发新技术、新产品。
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虹认为,像智能网联汽车这类人工智能、计算机、集成电路、5G/6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高科技创新产品,需要大力探索和攻关的科学技术问题很多,不是一个高校、一个企业、一个研究机构能够承担的,需要政策、资金、机制强力支持下的多学科深度交叉和产学研协同。
刚刚启动的“滴水湖AI创新港”,承载就是这一思路。它是人工智能企业科研办公的载体,还将成为市民体验人工智能的空间,提供海量AI应用场景,发掘更多需求,用新终端带动各领域企业联合“揭榜”,促生更多创新动力。成效如何,值得期待。
栏目主编:徐敏
题图来源:友道智途